绥江之畔,因为样竹子之乡,荔枝肇庆市广宁县罗锅口村的红们露天音乐台上,悠扬歌声与江风交织,需首《荔枝红》作词人陈会玲与广东乡村歌手大赛项目统筹人邓莉娟来到这里,因为样探访首届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季军、荔枝作曲人陈英华。红们
一个月前,需首罗锅口村经历了一场洪水灾害。因为样持续半个多月的荔枝雷雨天,洪水将罗锅老街一楼的红们商铺淹没,经营此处供销合作社商铺的陈英华不得不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灾后重建中。
《荔枝红》歌曲创作启动后,邓莉娟与陈英华联系,希望主创团队能碰面开个创作会,但是由于洪水耽搁而一再推迟。洪水退去,罗锅老街名字重新响起,“这个舞台免费提供给本地乡村音乐人,我们的歌曲就将从这里走出去”。
在罗锅口旧渡口,这边大树清风,那边竹影摇曳,大家围坐,就荔枝歌的创作,展开了一场深入的讨论交流。
陈英华在罗锅老街舞台即兴弹唱。
广东荔枝值得拥有一首好听的新歌
作为岭南佳果之首,荔枝在广东人心目中有着独一份的特殊地位。记忆中的荔枝味道让人怀念,但真正难以忘却的,是那些与荔枝紧密相连的情感。
陈会玲:作为农业媒体人,我看到过荔枝产业由低谷到复兴的过程,也同样看到了荔农子女从逃离到回归的过程。同为赞颂广东荔枝,在写荔枝和荔枝人之间,我选择了以叙事的方式写荔枝人,因为打动我的,往往都是那些温暖的、坚韧的,甚至是卑微的人和事。在我看来,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永远值得探究。
邓莉娟:从作词角度,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记录并颂扬荔枝产业背后的故事和荔农的辛勤付出的诗歌。
陈会玲:正是如此。我想了解英华老师在看完这首诗后的感受,以及对这首歌的创作基调的设想。
陈英华:从作曲角度,我更希望以广东本土文化为根基,创作出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音乐作品,为广东荔枝献上深情的赞歌。
通过会玲的诗,我希望这首歌表达并非仅限于诉说荔农曾经的艰辛岁月,更在于传递一种穿透黑暗的积极力量。因此我调整了旋律的节奏和音调,减弱了旋律中的沉重感,使得整首曲子更加轻快,透出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
《荔枝红》适合什么样的旋律与曲风?
陈英华说完,轻轻拨动着吉他,试奏着《荔枝红》的旋律,与主创成员分享他对《荔枝红》旋律的构思。
陈英华:对于这首歌的旋律,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开头部分,希望节奏能比较低沉,我希望这部分歌词的呈现能化为朗诵,像一位叙事者将故事娓娓道来。
陈会玲:与我想的十分一致,将诗的前两句通过朗诵形式表现,能够更好表达这首诗的意味。刚听您的演绎,脑海里不由出现这样的画面:清晨的微风拂过荔枝林,带给人们宁静和等待。
陈英华:很开心能与作词人在这点上达成共识。朗诵后,旋律反而变得欢快,给人一种转折的感觉,有惊喜感。
邓莉娟:我很喜欢这部分旋律,这时候就像阳光逐渐洒满林间,果实累累,人们欢声笑语。
陈英华:是的,整首歌的旋律我希望能让听众感受到情绪的变动:低沉—欢快—激昂。到了歌曲的高潮部分,我加入一些激昂的元素,让听众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最后,旋律再慢慢回落,回到那种悠长的意味,就像是夕阳下的荔枝林,虽然热闹已过,但余韵悠长。
陈会玲:因为不是专业的歌词作者,我写的歌词更像是一段叙述性的文字,这可能给你的作曲带来了一些困扰。
陈英华:从作曲角度看,原版的歌词更偏向于散文诗的风格,在音乐创作中,需要将其转化为更为规整的歌曲结构。为了更好地适应歌曲的旋律,我对原始歌词进行了一些简化和删减。像“父亲砍伐荔枝树,他低头站在一旁,这看不到头的艰辛,值得重复吗?被土地左右的人生,是幸福的吗?远方的梦想,凝视着眼前的一切”,现在已经简化成“父亲站在一旁,不尽的艰辛,被左右的人生,是幸福的吗?”
陈会玲:我很赞同您的调整。原来诗歌的最后是“夕阳下,一个人,慢慢地走回故乡,红红的果实芬芳了他的脸”。这两天琢磨后,我将“红红的果实芬芳了他的脸”删去了,也是想留给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陈英华:很好!贴合我之前对旋律的安排,正是需要这样余韵悠长的意境。
《荔枝红》如何适合更广泛的人群?
陈英华:这首歌采用了通俗唱法。在歌曲元素的选择上,我会加入一些岭南特色的笛声,让歌曲更具地域特色。笛声一出来,南方蝉鸣入夏,让人仿佛站在山头上,目光所及尽是满园荔枝,我认为这是可以用笛声表现的。
陈会玲:我认为现在确实很需要一首充满岭南风格的歌曲,这样才能代表广东荔枝,就像赵雷的《成都成都》、许巍的《蓝莲花》、朴树的《白桦林》、林子祥的《单车》,情感自然、质朴动人。希望这首歌能让会唱歌、不会唱歌的人都能唱出来,打造一首符合大众层面的歌曲,而不是歌手炫技的一首歌。
陈英华:是的,随后我会加入吉他、钢琴等乐器,营造出一种符合现代审美的音乐氛围。这样既能突出广东的特色,又不失现代感,让音乐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被大众所接受。
邓莉娟:我认为在创作这首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层的听众。年轻人可能更喜欢节奏明快、旋律时尚的歌曲,而中老年人则可能更偏爱那些旋律悠扬、歌词深情的作品。因此,我认为在编曲和歌词上都要有所考虑,尽量做到既能吸引年轻听众,又能让中老年听众产生共鸣。
【撰文】邓莉娟 实习生 李元燕
【来源】南方农村报
2月14日,油坊岗社区儿童展示用红包制作的特色灯笼。当日,安徽省合肥市常青街道油坊岗社区开展“自制灯笼庆元宵”活动,社区儿童和志愿者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特色灯笼,以节俭、低碳环保的形式迎接元宵佳节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0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十一假期的上海,欣赏国乐、感受简约朴素的东方美学成为不少在沪游客和上海市民的选择。上海民族乐团精心两台原创佳作《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 ...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催人奋进。连日来,大墅镇为充分发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各村居开展“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凝聚发展正能量”道德讲堂,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干事创业信心 ...
智慧·绿色·延伸人类力量近日,柳工路机国际化战略在拉美市场迎来重要突破!公司首台506E摊铺机在巴西圣保罗州城镇道路改造项目中成功交付并投入应用,凭借卓越性能赢得客户高度赞誉。这不仅标志着柳工高端筑养 ...
《打起手鼓唱起歌》融入艾捷克、热瓦普、冬不拉、手鼓等民族特色乐器,以全新的女声三重唱呈现,展现各族人民的喜悦与豪迈。 据悉,9月26日-28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家民委主办、中 ...
人民网合肥4月29日电吕欢欢、苗子健)春回大地,生机盎然。在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梁庄村高标准农田里,一边是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整齐铺开,为农田披上了一袭“绿色新装”,另一边则是修建机耕路、施用有机肥, ...